徒步走市街│用扁擔挑起一個家
閩南俚語說:「徒步擔出醬油間」
穿梭市街的身影,是第一代製醬人步履嘉義的開始。
民國38年,第一代創辦人鄭崑山先生開始沿街叫賣販售醬油,從最早的布袋走進嘉義市區,再到內埔、竹崎,足跡遍及嘉義縣市街頭巷尾。扁擔挑著的不只是手打醬油的精神,更有擔起鄭家一家生活的幸福負荷。自此,以『義興號』為名的醬油間,用味道慢慢踏入嘉義人的日常生活
醬油代工使基底│累積業界好口碑
民國52年,正是註冊登記醬油商號「義興號」,隨著上一代客源的累積,家庭式醬油間的販售穩定成長,開始購入第一台歐兜邁和第一台貨車,取代步行和腳踏車的載送方式,大幅縮減路程所需的時間,醬油也從嘉義擴大販售到全台灣。
民國73年,第二代鄭國涵先生接棒投入義興號的工作,十年台灣市場經濟活絡的影響,開始參與各式活動並加入醬油醬菜公會累積人脈、積極開拓新客源,逐漸有穩定收入。當時恰逢同業合作邀約,協助代工製作,自此義興開始了「以醬油代工為主、自有品牌為輔」的經營模式。有了量化代工的信心,我們知道:義興醬園出品的品質值得信賴,也經得起市場口味的挑戰。
代工轉型找初心│重新擦亮自有品牌
第三代鄭棋維先生退伍後即投入義興號的行列,成為醬園的生力軍,開始做中學、學中做,扎根學習製醬的功夫。民國104年正式接掌醬園事務,逐漸降低代工產量,同時將「義興號」更名為「益興醬園」,並開始轉型朝向自有品牌經營開拓市場。
「醬油廠就是我們的遊樂場」,自小在醬油甕中長大,對於醬油有著特殊且深厚的情感,更深知傳續家業的重要;第三代秉持著初心投入製醬工作,保留60年傳統手工製醬的工序,裡面有著對祖父、父親製醬精神的延續,「要做,就要做自己也敢吃的醬油!」更是對自己與顧客的承諾,期待將純釀的好滋味,分享到大街小巷,成為家家戶戶醬櫃內的典藏、餐桌上的必嘗。
歷史悠久的品牌與傳承,選擇義興朝日是一個明智的選擇!